发布日期:2025-08-16 13:00 点击次数:64
“1头、2头……43头!”
无人机镜头下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雨林间
一支庞大的亚洲象家族正悠然行进
今天
是世界大象日
北回归线的风穿过勐养河谷
43道温柔的影子
用集体“遛弯”的方式
以藤蔓为谱,用足音写诗
将夏日的欢愉
藏进丛林晃动的绿浪里
留下的每串脚印
都像是回信的邮戳
回应着云南“保姆式”的守护
云南的守护者
站在镜头之外
——护林员鞋底的泥
监测站闪烁的绿光
都是无声的生日歌谣
如今在云南
与象同行已成为生活日常
“象系生活”融入在了
雨林的风里、咖啡的香里
……
今天
一起感受那些被大象温柔浸润的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在云南
遇见大象是一场奇妙的邂逅
西双版纳野象谷
常常藏着动人的惊喜
沿着高空观象巡护栈道漫步
或许在某个转角
就能偶遇野生亚洲象
在树下慢悠悠啃着野芭蕉
甩着鼻子汲水、蹭同伴
……
高空观象巡护栈道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 供图
坐雨林索道穿越林海
脚下的泥坑、断枝
都是大象留下的“明信片”
仿佛在告诉每个人:
“别急,风景要慢慢看”
高空观象巡护栈道 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 供图
亚洲象博物馆里
标本与图文静静讲述着
它们从远古走来的故事——
原来亚洲象的演化史
藏着雨林生存的密码
位于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内的亚洲象博物馆 图源:“西双版纳发布”微信公众号
若想“看”懂大象的故事
就去西双版纳勐泐文化旅游区的
《象之心》剧场
裸眼3D光影里
沉浸式叙事与多维场景交互中
亚洲象北上南归时的执着
人与象之间相遇的温暖
都在眼前铺展
象之心演出画面 勐泐文化旅游区 供图
走出剧场
15米高的“网红”机甲大象“巴力”
正等着和你合影
邀你走进它们的世界
机甲大象“巴力” 勐泐文化旅游区 供图
逛公园看剧目
与大象共享的慢时光
可不只这些
若你旅居在云南
千万别错过
保山市龙陵县象达镇
佤族老宅改造的“观象民宿”
推开窗就能看见
大象可能出没的山林
象达镇“观象民宿” 图源:云南网
白天
你可以跟着村民
亲身体验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象达面塑”与“象达油纸伞”
傍晚
你可以享受
野外氡氟泉带来的舒适
感受风吹麦浪的悠然
品尝紫色石斛汁的清甜
让山水之美切实融入自在生活
象达镇“观象民宿” 图源:云南网
在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苍翠群山中
有个野生象群常“打卡”的
大象精品咖啡庄园
高空俯拍下的大象精品咖啡庄园像一只侧卧的大象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每年4至11月
几十头野生亚洲象
会悄悄溜到庄园对面的山坡
这时
爱大象、爱咖啡的游客
就会到这里住下来
坐在玻璃房里
捧一杯刚烘焙好的咖啡
透过望远镜
看“短尾巴家族”的小象打滚
或是看独象“黑皮”慢悠悠踱步
……
感受人象和谐的美好
在大象精品咖啡庄园附近活动的野象群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每到节假日
大象精品咖啡庄园
便满是孩子们的身影
在这里
孩子们除了可以见到大象
还可以体验咖啡加工全流程
游客们在大象精品咖啡庄园里品尝咖啡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野象还吸引了
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
等国家的动物摄影爱好者
他们结伴来到咖啡庄园
蹲守、拍摄野生亚洲象
咖香萦绕在指尖
雨林里有大象带来的野趣
真是“象往的生活
游客们在大象精品咖啡庄园内用长焦镜头拍摄远处的象群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咖香还没散
就撞进“大象食堂”的烟火里
大象精品咖啡庄园
周边植被茂盛
当地政府组织
在这里种植了大量玉米
建设了“大象食堂”
玉米秆挂着饱满的穗子
芭蕉叶在风里摇出沙沙声
都是为亚洲象备的“家常菜”
野象群在“大象食堂”觅食的场景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每天我们就在庄园里
看着象群吃饱了睡
睡饱了又吃”
大象咖啡精品庄园负责人
陈平仙笑着说道
在云南
大象的存在
让生活有了特别的滋味
你知道吗?
大象的粪便
也能成为艺术品!
游客体验制作象粪纸 张思建 摄
在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
富含植物纤维的象粪
被“玩”出了众多新花样
游客可以亲自体验
“象粪变废为宝”
将象粪清洗、消毒、晾晒和高温蒸煮
添加适当比例到纸浆中
制作象粪纸、象粪纸笔记本
还可以将象粪烧制成灰
调配成陶器的草木灰釉
制作成象粪釉制陶
……
象粪釉陶制品 张思建 摄
在亚洲象活动区域的
临沧南朗村
稻田和茶园里
也藏着人象默契
当地试点生态种植了
45亩“大象米”
比普通米更有市场竞争力
是众人青睐的绿色好物
还有当地那200亩茶园里的
“南廊记大象茶”“南朗大象茶”
通过无公害认证与品牌运作
茶园亩产值从0.3万元提升至1万元
带动87户农户增收
农户的笑容比茶香还甜
班洪乡“南朗大象茶” 临沧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世界大象日
不止一日
回望四年前
野生亚洲象群
在云南的北上南归之旅
长达17个月、1300公里的旅程
成了“象系生活”的全球启蒙
当象群在星光下安然入睡
幼象被护在中央的温情画面刷屏时
人类第一次如此清晰地
读懂了“大象”
而多方联动的“中国式护象”
更写下了人象共生的现代注脚
而今
云南护象人仍在雨林里
不知疲倦地守护着
红外相机记录着象群的新生命
“大象食堂”的玉米又长高了几分
……
在云南
保护大象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
而是融进生活的日常
当你深切体会了云南“象系生活”
带着满身雨林的气息离开时
或许会明白:
最好的保护
就是和它们一起
慢慢生活
上一篇:从日本进口车15%关税,墨西哥进口25%?美国三大车企对美日贸易协议\
下一篇:没有了